撰稿/南楠 2024年6月,贾秀全在北京家中接到了一个电话,某中甲球队的投资人在电话那头希望贾秀全能重出江湖。这时,贾秀全已经离开中国女足的帅位近三年。这三年中,贾秀全的生活过得很简单,除了锻炼,他还喜欢看中超的比赛,有时也会看欧洲联赛的转播。中国足球依然是他生活的重要部分,只不过他从参与者变成了观察者。作为观察者,贾秀全有自己的看法,他婉拒了对方的邀请。几天后,同样的号码再次拨通了贾秀全的手机,内容相似,回复也一样。
虽然远离职业足球的教练岗位多年,但贾秀全的资历和能力依旧吸引人。很快,他的手机又响起了,这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这名投资人已经来到北京,希望能与贾秀全见面。自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以来,“三顾草庐”被视为求贤的最高礼遇。贾秀全犹豫了,他犹豫的不是态度,而是不知道如何当面拒绝对方的热情邀请。因此,他把手机关机了三天。
经过三年的沉淀,贾秀全早已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如果重新成为中国足球的参与者,他希望换一个身份,用如今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换一个“赛道”。
在广州南沙,第二届百年名校足球精英交流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6支队伍,在“大师分享会”活动上,贾秀全的开场白是发自内心的“谢谢你们”。这四个字很轻,却凝聚了这位已过花甲的中国足球人过去半年多的经历。“我现在也是一名学校的基层教练,”贾秀全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一直在带一支2011和2012年龄段的队伍,算是精英培训。经历过这些后,我愈发体会到你们的不易,因此我真的很感谢你们。”去年11月,“后起之秀”青少年足球精英选拔结束后,贾秀全和三十多名孩子一起住进了上海交大南洋中学,重新成为中国足球的参与者。
曾经的中国球员留洋第一人、亚洲足球先生、J联赛最佳外援,担任过职业联赛球队主教练、国字号队伍主帅和女足国家队主帅,参与过奥运会和女足世界杯,贾秀全60岁之前的足球生涯至今无人能及,甚至带队参加本届百年名校杯的两位日本教练也对贾秀全在J联赛的经历耳熟能详。杭州高级中学的主教练赤塚京介清楚地记得:“他(贾秀全)和拉莫斯有过冲突,他在日本非常有名。”60岁后的贾秀全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他是一名学生,学习如何与十三四岁的孩子沟通,学习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教导他们。
没有人教贾秀全如何与这些孩子交流,孩子们对贾秀全这个名字几乎没有概念,他们对他的了解大多来自于父辈。足球将年过六十的贾秀全与这些孩子联系在一起,成为他们之间沟通的桥梁。在上海,贾秀全与孩子们一起吃、一起住。每天早上六点,贾秀全逐一敲开孩子宿舍的门,进行早操、敏捷性训练和基本功练习,贾秀全亲自负责。能够通过精英选拔的孩子,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在贾秀全看来,这些孩子在运动的协调性、动作的规范性和专注度上仍然存在不足,这些就是他眼中的“基本功”。
或许,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大道至简”这四个字显得过于抽象,不如一个“练”字来得直白易懂。练是什么?“就是不断重复规范的动作,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贾秀全说。练的第一步是启发,从每一次移动中手臂的摆动到每一次传球的触球位置,贾秀全都亲自给孩子们示范。一次、两次、三四次,十次……这不仅是数字的简单累积,更是一种肌肉记忆和心理适应的磨炼。对于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化繁为简,身体力行,比听父辈们讲述的贾秀全在职业足球中留下的传奇和荣誉更为有效。只有服从,才能抛开杂念,只有服从,才能全神贯注跟上贾秀全的步伐。
在上海的孩子们只知道贾秀全是中国足球顶尖人物之一,但他们,甚至他们的教练都并不清楚校园足球对贾秀全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事实上,不仅贾秀全隐身于上海的一所学校,前中国女足主帅王海鸣也隐匿于河北遵化的一所民办学校。像贾秀全、王海鸣这样的人出现在校园足球青训领域,更多是经历过中国足球各种波折后的回归。当他们不再被职业足球的利益所束缚,不再被荣誉和成绩的压力推动,反而能够更纯粹地投入校园,没有顾虑,只有初心。经过三年的观察者生涯,贾秀全如今的目标非常坚定——以他微薄之力,再为中国足球培养一些人才。
正因如此,对于校园足球的青训教练而言,贾秀全不再是他们只能在电视或网络中遥望的影像,而是在南沙“大师分享会”上鲜活的个体。数十年的专业和职业足球经验并没有让贾秀全高不可攀,相反,在他看来自己与百年名校杯上的教练们并无二致,都是青训教练,只不过年长一些,见识多一些,甚至,做青训教练的经验还不如现场的许多教练丰富。因此,贾秀全谦逊、平静,不高谈阔论,不讨论世界杯战术和奥运会比赛录像,谈的只是切身感受。只有切身感受,才能在彼此心底最深处引发共鸣,只有切身感受,这共鸣才能够深沉、厚重、悠远……
在这样一个面对面的场景中,没有人关心职业足球中的江湖传闻,没有人试图揭开各种故事真相的面纱,只有人关心如何在赛前疏导孩子的紧张情绪,如何让孩子在足球中释放天性,如何让更多的孩子踢起来,踢出来。如果没有为国育才的决心,贾秀全不会出现在南沙的百年名校足球精英交流赛上,如果不狠心离开他曾经的舒适区,贾秀全也不会走进校园,做起那些二三十岁基层教练的工作。
2018年,贾秀全接过女足国家队帅位时“没有什么反应,没有什么想法,没有什么波澜”。如今的他,在校园足球精英青训中更不会有什么反应、想法和波澜,更谈不上任何焦虑,他拥有的是铅华洗尽后的淡定,是大道至简的坚持。当校园足球基层教练员有机会能与贾秀全这样的名宿面对面交流“个体的发挥与整体如何有机结合”时,当北大附中的孩子们能够与曾经的国字号主帅探讨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时,我们的校园足球在自己曾经无法触及的领域得到了更为专业的建议。贾秀全对校园足球而言,是降维,但绝不是打击,而是用校园足球能够理解的语言,讲述职业足球的故事。好故事,自然不愁没有听众。
横琴粤澳合作区港澳生联队主教练雨宫优佑告诉贾秀全,日本大阪钢巴俱乐部的荣誉室里,还陈列着贾秀全踢球时的照片;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的赤塚京介在得知“大师分享会”的消息后,等了两个小时,只为与贾秀全合影,然后分享给朋友圈里的日本同行。当分享会上不断有人提到中日足球的差距和追赶问题时,贾秀全当年的足迹仍清晰地留在日本足球人的记忆中。曾几何时,贾秀全是日本足球模仿的对象之一,是中国足球的宝贵财富。
当贾秀全开始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尽管像他一样曾经站在中国足球顶尖序列的人走进校园仍只是个别案例,但显然,目前的校园足球需要更多这样的案例。事实上,校园足球也做好了迎接贾秀全们的准备。中国足协在去年底的“重走长征路”——2024中国足球发展研讨会上表示,职业教练员应具备青训执教经历,并对青训执教经历的时长有了具体说明。万事俱备。
期待,我们能有更多的贾秀全……